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向“优”发展
栏目:火狐新闻 发布时间:2025-02-14 03:05:29

  习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民健身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参与健身积极性不断提高。

  1月6日至8日,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专题调研组赴天津开展调研。作为全国政协2025年首个奔赴一线的调研团组,调研组带着使命任务和新年崭新的期许出发,先后到当地体育服务企业、社区健身场地、体育博物馆、体育院校、体育中心、体育小镇等深入调研,为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谋良方、献实策,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工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全民健身已经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发展实践之中,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落实好全民健身谋篇布局。”这是委员们在调研中的共识。

  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建设体育强市,以“运动之都”为牵引,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积极探索实践。

  在调研座谈会上,天津市政府副市长张玲介绍的一组数据让调研组印象深刻。——“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多亿元,建设各类体育场地4400余个;截至2024年底,天津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2平方米,火狐电竞入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近7000场,近60万人次参与;天津市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稳定在95%以上……

  利用闲置废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天津麦穗体育馆,如今已成为备受群众欢迎的体育健身场地,建成以来累计接待服务超50万人次,成为“城市盘活存量的生动缩影”。“这样的创新探索为高效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提供了良好范例。”委员们一致称赞。

  全国政协委员鲍明晓表示,天津市应该以打造全民健身标杆城市为目标,继续高位推动全民健身工作走深走实,在全国层面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向“优”发展。

  随着调研的深入开展,调研组也进一步了解到当前开展高质量全民健身工作堵点难点所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有待优化,公共体育供给与需求未精准匹配,全民健身设施载体有待更新。

  在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陈宝生看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在优化健身场地、丰富健身设施、完善科学健身人才队伍建设上持续下功夫,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汇聚力量,为全民健身工作增动力、添活力,激发群众健身运动热情,提升全民健身活跃度。

  “落实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要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体系,建立同社会发展、人口变化趋势相协调的场地设施供给机制;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趋势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均衡性和人民群众参与度。”在互动交流中委员进一步凝聚了共识。

  习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肥胖超重、身体姿态不良等亚健康问题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中小学生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较为突出。”“糖尿病、火狐电竞入口高血压、心血管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多种慢病影响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带着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考,调研组与相关专业人士深入交流探讨,共谋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好办法和金点子。

  调研组来到天津体育学院数字化体能实验中心,“运动处方”吸引了调研组的注意。“只需要在仪器上蹦一下,就能实时得到详细的各项体能数据,专业体能训练指导员就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制定出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天津体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以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可有效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随着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大众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运动促进健康,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成为共识,对运动处方的需求与日俱增。“运动处方的高效执行还需要与专业医疗机构建立合作,让专业医生开具专业性的‘处方’,增强‘处方’的可信性,体育健身机构提供专业健身运动服务,让‘运动处方’成为真正‘健康处方’。”鲍明晓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群众体育活动是一种普遍可行的健康促进方式。”全国政协委员王奕表示,群众体育活动具有社交属性和宣泄情绪的作用,开展群体性运动有助于建立起新的社交关系,对完善自身发展、促进心理健康十分有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刘小军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活动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但是,学生的课间活动存在一定运动风险,导致很多学校对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需针对校园运动完善相关法律、保险、治安等规章制度,让学校敢于放开校园运动。”刘小军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谢敏豪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话题,他认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仅要采用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这样的医疗方案,还应该强化主动健康思想,把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要多措并举,让广大民众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将全民健身作为主动健康的手段。

  调研组表示,全民健身要结合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基本保障内容,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推进体卫融合理论、科技和实践创新,让“多锻炼、少生病”从社会共识变成行动自觉,真正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旅游景区里可以跑半程马拉松”“篮球比赛可以举办在大型商场里”“趣味运动会可以上演在社区小广场上”……健身运动舞台丰富多彩,运动场地打破常规不设限。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风尚,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运动等时尚运动项目和旅游元素相结合,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带给大众全新体验。

  调研组表示,全民健身“新”意满满,新元素为发展体育事业、普及体育文化带来新机遇,也对高质量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积极适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新变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运动健身需求。

  天津市滨海新区社区“户外健身房”以其科技化、智能化吸引了委员们的关注。“每项运动器材上都有二维码,运动结束,一扫码立刻就能知道自己的各项体能数据。”工作人员边说边进行演示。

  “智能化的健身器材可增强运动的趣味性、互动性,更能满足公众快乐健身的需求。”全国政协委员金泳德这样点评。“开展全民健身工作,不能再生搬硬套老旧的办法和标准,新增的健身场地和设施,应该增加新元素,火狐电竞入口符合人民新的需求、新的期待。”鲍明晓对此深有同感。

  对于如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健身运动的新需求,全国政协委员王勇峰分享自己的观点,“我国山地户外资源丰富,积极培育户外运动、智能体育等体育产业,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完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空间布局、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资金支持、打造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示范工程,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户外健身运动新需求。”

  “适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新变化,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精准匹配资源。”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要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推动科技创新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体育传播平台。要用好城镇金角银边,建设人民群众喜爱的专项运动便民场地设施,培养群众更广泛的运动爱好。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是一句口号,只有真抓实干,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汇聚力量,以‘人民需求’为核心,通过设施扩容、活动创新、科技赋能、政策保障等综合施策,构建覆盖面更广、公平可及、可持续的全民健身生态。”委员们一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