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瑜伽、健身成了人们的热门选择,预付式消费模式也变得常见。然后,倘若购买了瑜伽课程后,因特殊原因无法上课,预付的费用能否退还呢?
2024年3月15日,原告李某参加了被告瑜伽馆免费组织的瑜伽体验课。2024年3月17日,原告李某通过微信被告瑜伽馆内的教练付款15800元,购买被告100节一对一瑜伽私教课程(满50送50)。付款后,被告瑜伽馆为李某进行了排课,并预约了瑜伽教练。由于原告个人原因,被告瑜伽馆一直未进行授课。2024年5月15日,原告李某通过微信要求被告瑜伽馆退还其支付的课程费用15800元。由于双方因协商退费事宜未果,原告李某遂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双方已就课程类型、费用、数量等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原告也已经按约支付了课程费,故双方之间已经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且符合法律规定,均应按约履行各自权利义务。
关于原告要求被告退还课程费用的主张,本院认为,原告要求被告退还课程费用,其实质是解除合同,考虑到服务合同的履行较为注重消费者个人的体验和效果,强调双方间的信任基础,具有较强的人身属性,现原告不愿在被告处进行消费,且瑜伽课程本身亦不适宜强制继续履行,双方之间已丧失信任和合作的基础,案涉服务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原、被告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应予解除。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本案中,被告尚未为原告进行授课,原告在被告无过错的情况下单方要求解除合同,其自身存在过错,且结合庭审查明可知,被告针对课程的开发、推广等必然会产生一定成本支出,综合考量以上因素,本院酌情确定被告退还原告课程费15000元。
生活中,预付式消费因优惠折扣大、支付便捷等优势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火狐电竞注册消费者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预付式消费,对潜在风险也应审慎考虑,切勿因贪图优惠而进行大额充值。在签订合同时,消费者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会员卡使用次数、期限以及退卡、转卡的相关规定,重点留意退卡条件、违约责任等,同时,要保留好相关发票、合同等证据,以便日后发生纠纷能有效维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